重生1614
作者:岩米
内容简介: 一次醉酒,武安回到万历四十二年,建国已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之兆已现。是安于现状,做脑挂猪尾的女真顺民;还是轰轰烈烈的拼搏一场离萨尔浒之战还有五年。恩,还有时间。
重生1614txt全集下载
第一卷 求推荐、收藏
第一卷 求收藏、推荐票
第一卷 请假
.lawen2〗
今天有事无更,抱歉。
第一卷 第一章 新家
明万历神宗四十二年,公元一六一四年。
明朝九边之一宁夏镇宁夏中卫西。
此处是宁夏中卫卫所向西几十里的一处坞堡。正午虽已过去几个时辰,落日的余辉已在西边显现,但空气中炎热气息却充溢堡内各处。坞堡依山而成,扼险而建。山中几株古树上知了还在叫个不停,好像有无尽力气。
“嘿,这身体是越来越健壮了,看来已后可以增加运动量。”一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穿着粗布夏衣少年边走在街道上边自语道。刚刚围着坞堡周围跑了两个时辰,少年满头大汗,身上全湿透了,散发着阵阵热汽。少年走到一处低矮的房屋前,走进院子,拿起瓢向水缸内舀一瓢清水,从头顶浇下,一阵清凉感觉充满全身。一连舀了几瓢水后,少年身上躁热一扫而空,又打了几套祖传拳法,虎虎生风。打完拳后,少年看着西边太阳已下山,新的一天又快开始了。
生存在乱世,强健的体魄是必须的。每天早晨、傍晚跑步两个时辰;晚上两百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每天举五十斤石磨三百下,风雨无阻。少年性武名安,本来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三年,回到家乡小城,找一个还过得去的工作,虽然只有三千多块,好在小城消费水平低。过着月光族的日子,平平淡淡的,武安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一天,三年没见的宿舍好友出差来看自己,两人在酒店乘兴喝了不少酒,武安只记得两人喝醉了。醒来后,武安发现附身在一个同名同性的一个少年身上。
这个名叫“武安”的少年,今年只有十九岁,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姐姐早嫁,哥哥在少年十岁时病死了,而爹爹也在三年前的一次蒙古人打“秋谷”中被杀死,只剩下母亲马氏和少年相依为命。
想到这里,武安一阵唏嘘。回到屋里,母亲马氏和往常一样正在织布。听到脚步声,马氏看到是自己唯一儿子马上高兴道“三儿,你回来了,娘早热好了饭。”说着,回灶房拿着两个碗,里面盛着几个杂粮馍和咸菜,然后又端着一盆野菜汤和两个空碗,盛满菜汤。
吃着杂粮馍和咸菜,喝着野菜汤,看着简陋的屋子,武安终于明白“一夜回到解放前”是什么状况。这些都是纯天然食品,放在现代,就是到喜马拉雅山也吃不到,但现在吃着却味同嚼蜡。武安抬头,忽然看到马氏正温和看着自己,望着这个时代自己的母亲,一种难以言语的滋味涌上心头。
“娘,你也吃啊。”说着武安拿着一个馍递到马氏手里。马氏马上喜笑颜开,就着咸菜大口吃起来,好象是什么山珍海味似的。军户家没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规矩,武安低声和马氏说着家常。对于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孝顺,虽然最近儿子有点不一样,别人也许感觉不道,作为最亲近的人,马氏还是认为这是自己儿子长大缘故。
来到这个陌生世界已经三个月了,每次面对马氏,武安都有复杂莫明的感觉。虽然自己灵魂和她没有关系,但马氏看自己眼神就像前世亲生母亲一样,也不知道前世母亲现在怎么样了,幸亏还有姐姐和小外甥,母亲想自己时也可以聊以自蔚吧。以后就把马氏当自己的亲人,就让以前随风而逝吧。但是真的可以吗
“三儿啊,来年你就二十了,赶明娘去找婆子,替你找一个好女郎。”马氏看着越发英武健壮的儿子突然道。马氏口中的李婆子是一个寡妇,丈夫死在了蒙古人弓箭下。武宁堡地势偏远,又临近蒙古部落,没有好人家女儿愿意来这里。而没有改嫁的李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武宁堡周围很有名气。
武安正在喝汤,闻言一口汤差点喷出来。虽说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让武安和一个素昧蒙面的女人过一辈子,想想都让人恶寒。一想到洞房花烛之夜时,揭开红盖头,就像买六盒彩。是美人,赌嬴了;反之,你有冤向谁说去什么以貌取人,圣人还以色区人呢,何况武安凡人一个,只是想找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这要求不高吧
“娘,儿现在还小,还没成业呢,以后再说吧”武安一脸苦笑回道。
“我儿不小了,要不你为你爹守孝三年,孙子都会跑了,”马氏道,“放心好了,我儿好说也是一小旗,长的又英武,有气力,一定能找一个好生养之人,好为武家传宗接代。”
听着马氏絮絮叨叨说着堡内各家女郎长短处,武安只有轻声应着。吃完饭后,和马氏聊了一会,武安回到自己屋子,马氏还要织布.
武安的屋子是火炕,火炕冬暖夏凉,老人居住有很多好处。现在北方农村还保留着。炕上有两床被子,墙壁上有一层动物毛皮装饰其上,左面毛皮上有一把三石弓和十几枝铁箭,右面墙壁上还有一把腰刀和皮甲。这些都是自己的便宜老爹留下的。武安的爹生前是武宁堡一个小旗,死后,武安世袭了小旗的官位。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实行卫所军户制度,卫所军卒从为明朝抵御外敌主要力量。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卫所制度松弛,文官武将大量兼并土地,军户大量逃亡。如荆山外集所载,唐顺之在复勘蓟镇边务之后,向皇帝奏疏言:从黄花镇起至居庸关,尽镇边城而止,凡为区者三,查得原额兵共二万三千二十五名,逃亡一万零一百九十五名”。从此可看出卫所败坏之重。许多卫所军户连吃饭都成问题,造反闹饷时有有发生。尤其是大明九边军户,不仅面对北方蒙古、女贞等少数民族入侵劫掠、杀戮;同时边境环境恶化,小冰河时代到来,生存环境恶化,大明重要北方长城保护力严重下降。
武安是世袭军户,地位低下,明太祖规定,军户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从事手工业、商业等活动。只能以杀虏为军功升职。武安不能参加科举,虽然”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地位明显高于武将。但以后,随着女真的崛起和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武将地位尤其是在地方手握重兵,如明末左良玉手握军权,连圣旨都可以不尊,崇祯皇帝也无可奈何.
所以,武安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立军功。而且军户实行屯田制,自己自足,虽然要向朝廷交纳各种税收,但没有定制,卫所军官有很大自主性。卫所军官自主屯田屯兵,既有兵又有粮,在乱世可以更好生存下去。比如武安所在武宁堡,属宁夏中卫,驻守有百户一名,应有兵卒112名,分有两个总旗和十个小旗。还有五十多户世袭军户家属,武安家就是这一种。在堡外还有上千亩军户开垦的田地,武宁堡在宁夏平原附近,所以这些都是良田。但这些良田大都在百户张泉和总旗韩猛、王友手中,普通军户田地很少。武安是小旗,家中只有六十多亩,由于每年鞑子入侵,加之农作物产量低,收成有限。武宁到是想以后引进土豆、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但是现在没有优良种苗。后世到康熙、乾隆时,优质种苗的出现,土豆、马铃薯适应中国环境,产量大幅上升,才出现猪尾巴宣扬的“康乾盛世”。
每年蒙古人越过长城打“草谷”,自己好在看过几本历史小说,知道未来几次蒙古人入侵时间,这就是自己的优势。武安可以利用这些先知先觉为自己赢的建功立业的基础。
现在离努尔哈赤建立猪辫国还有两年,离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还有五年。虽然历史上对这场后金崛起之战众说纷纭,历史书上也说由于领兵之人好大喜功,被各个击破。但萨尔浒之战明廷集中了辽东所有精兵猛将,这些军队很多参加了在朝鲜对日本的战争,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丰臣秀吉,同时戍边多年,与辽东各族征战多年,当时军队战力绝对不低于刚刚还没统一的女贞。还有西面有叶赫女贞、科尔沁蒙古,东面有朝鲜,三面夹攻,几十万大军被几万大军打败
想到可以看到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经过,甚至可以参加进来,一阵豪气从心里传变全身。“我一定会成为人上人,林丹汗、努尔哈赤、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我武安来了。”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浩瀚神秘的星空,月光照在身上,武安好象全身都充满力量,有一种“双拳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第二天,武安起的很早,因为今天轮到自己小旗去堡外戍守。打了一套拳吃过早饭,和马氏告别后,在她关怀的目光中走出家门。武安穿着皮甲,背着弓箭,腰间别着长刀,英武非常。
第一卷 第二章 巡边
现在正是夏末时分,还有大约二十多天就秋收了,武宁堡外已是一片丰收景象。秋收也意味着蒙古鞑子快要寇边了,近年蒙古寇边,一般是几十人或几百人,几千、几万人已不多见。
今天定下检查兵备的日子。每年千户所这时还要派官员下来,百户张泉和武宁堡镇抚吴勇要赶在这之前熟悉情况,以便回上官询问。武宁堡下面还有二三十个小堡和烽堠,而烽堠是边军防范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预警平台,也是这次巡查的重中之重。
整个宁夏中卫甚至宁夏镇都属现在的宁夏平原,土地肥沃;北靠贺兰山,草场茂盛,畜牧业发达。据史料记载:万历初年,小小的宁夏镇屯田近二十万顷,除了养活宁夏镇七卫几万军户军民外,朝廷又征粮达几十万旦,成为大明朝重要赋税之地。天启、崇祯后,由于三边之地农民起义泛滥,加之女真崛起,三边精兵调往辽东平乱,朝廷逐渐失去了这一重要赋税之地。
而每当秋收时,蒙古靼子就从武宁堡西面越过长城打“草谷”,突破宁夏中卫卫所,顺河直扑三边总督所在地固原及其以南广阔之地。万历中期,蒙古部落入寇三边,劫掠甘肃、宁夏、延绥等地,京师大震。久未上朝的神宗皇帝大发雷霆,罢免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和甘肃延绥等地总兵,将御敌不力的宁夏镇总兵明正典刑。从这以后,三边总督府将宁夏镇秋收防边看做重中之重,每年这时还会派别的卫所军卒增强各处军备,防患于未然。
当武安到养马处牵出自己战马,翻身上马,骑者着马飞快跑到堡外壕沟外的空地上,已有几个人拿着长矛站在那里。明朝军官戴铁盔,普通士卒则着沿布帽。站着的几个士卒穿着很破烂,身着皮甲也很残破,明朝军士尤其三边,屯田收入丰厚,但都被各级军官克扣,普通军户却过的很苦。
“小旗,您老来了,”一个看起来年约十七八的少年看到武安骑马过来,马上殷勤跑过来牵着缰绳。
“二山,所有人都到了吗”武安下马询问道。
“小旗,除了我哥中了暑气不能下床,都来了。”
武安的小旗有六个小卒,一个弓兵,两个刀卒,三个长矛手。二山子大名叫刘二山,在家中排行老二,还有一哥哥叫刘大山,都是武安手下小卒。刘大山是弓兵,刘二山和另一个叫于一两的少年是刀卒,剩下三个老卒是长矛手。
看着面前脸上明显露着稚气却一本正经的刘二山和于二两,武安一阵苦笑。前世,在他们这个年纪还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现在却要和残暴的蒙古人撕杀。两人家和武安一样都是世袭军户,老爹也都死在了蒙古人手里,他们也继承了父亲军户的位置,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过了半盏茶时间,一阵马蹄声响起,一骑当先后面跟着七八个亲兵,再后面还跟着二十个步卒。当前骑者就是武宁堡百户张泉了。张百户年约四十,一脸粗狂之色,头戴铁盔,身着铠甲,腰悬佩刀,背上披着大红披风,这造型比起寒酸的武安强多了。就是他身后亲兵装备也比身为小旗武安强多了。古代亲兵就是将领“私兵”,而在明代亲兵是卫所精锐所在,一镇总兵甚至拥有过千名。亲兵领着高于普通军户的垧银,穿着最好军备武装,骑着最好的骏马,只听命于将领。而将领往往在同族同乡中选择勇武果敢者充斥其中。明朝末年有的卫所只有亲兵才是精锐,普通军卒却赢弱不堪,没有多大战斗力。
“卑职参见百户大人”看着张泉已到了自己近前,武安马上行了一个军礼。
“小三子,听说你最近喜欢围着褒外一直跑,是不是天热热坏脑袋瓜子了。”张泉看着眼前越发健壮的手下调笑。
由于武安的老爹三年前是为救张百户而死,张百户也不是凉薄之人,不仅让他承袭小旗的职位,平时对他家也时有照顾。所以这次出行让武安小旗跟随历练,当然武安是全堡公认最好神射手,能开两石弓也是重要原因。
看着武安背着一张三石弓,马上又脸露古怪之色道:“俺说小三子啊,你背着祖传长弓干什么,你能拉开吗”
武安天生神力,能拉百户所内唯一的两石弓,就是自诩有勇力张泉也不如,现在竟是三石弓,怎能不让他震惊
“大人,属下还拉不了满弓,属下的两石弓前几天不小心损毁了,手上又没有趁手的。”
“恩,原来如此,”张泉恍然,又回头对亲兵队官张生道:“速回府拿那把两石弓来。”张生应了一声,马上回转马头飞驰回堡内。
武安又陪着张泉了几句,一会儿看到张生那着一张黑色长弓来到跟前。武安接过长弓,仔细端详一会,左手握弓,右手拉弦,只听一阵刚劲之声穿过双耳,果然是一把好弓。武安虽然天授神力,但使三石弓还是很吃力,两石则正好趁手。这三个月以来,武安觉着自己气力不断上涨,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真正用祖传长弓去杀鞑立功。
“多谢大人厚爱,卑职一定好好善待它,用它多杀鞑子为大人效力。”武安一脸欣喜的对张泉道。张泉听罢哈哈大笑:“三儿,几日不见,会说话了。”武安只是微微一笑,说着又从张生手中接过箭壶,里面有三十几支铁箭,黝黑在太阳照射下闪着寒光。
武安将箭壶背在后背上,把原来七八支羽箭放在一起,将原来空箭壶仍给刘二山。
人已到齐了,武安骑马伴在张泉身旁,看着张泉面有忧色。武安知道随着秋收临近,和蒙古的战争已不可避免,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神就会降临。乱世人命如草贱,要想生存下去,就要不断使自己变的强大。自己的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永远是失败者。
第一卷 第三章 初见鞑子
随后武安又随着张泉检查了几处关隘、烽堠,不过是越看越令人寒心。虽然前世在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明末边军败坏之重,但亲眼看到赢弱的士卒和军备的残败,似乎都预示这大明朝已走过它的辉煌,虽然这也是军户精锐集中在中卫卫所缘故。
自从本朝太祖太宗以后,尤其是明英宗正统以后,大规模的北征从根本消除北方忧患已经不可能。大明朝对蒙古各部落由攻转为守势,虽然弘化、正德时,明朝将领也在小范围内主动对屡次犯边的部落进行攻击,但这种小规模反攻获胜后只能获得一时之安。明军不能深入蒙古草原腹地,从根本上打击蒙古各部落的元气。明军从草原撤退后,蒙古人又回到水草地,继续马蚤扰边地,真是“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等过晌午后,张泉、武安等人已看过七八处,都有一个小旗驻守。在路上吃过干粮后,又过近十里路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叫“安平屯”的地方。“安平屯”墙围有之有里许,城高两米多,是武宁堡所属最西的一个。堡内有一个小旗驻守,堡东面还有一个烽火台,整个内外只有一个城门。
也许是听到了马蹄声,在离城门口还有一百多米时,城头上露出一个懒洋洋的面孔,看到武安一行兵马强壮,也没仔细看,只听到一声怪叫“鞑子来了”,城头上警钟也响起来,城头上马上现了几个手拿兵器的慌乱身影。看到这可笑的一幕,武安苦笑不得,再看身旁张泉的脸已经黑了,面露阴沉之色。一侧的一个亲兵马上侧马向前,离城门五十时勒马大喊“瞎了你们的狗眼了,睁大眼睛看看是百户大人来了,快叫王小旗下来迎接。”
其实在敲响警钟,城头上的军卒在往下看时,已认清不是敌人,毕竟张泉也每年不时下来,士卒都认识。但也知道犯了过错,小旗王盛和还没上来,又都慌了神,不知所措。
亲兵喊了一声后,又骑马回到百户张泉身后。过了一会儿,城门咯吱一声打开了,一个年龄在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军官当先跑出来,应该是小旗王盛和。张泉也骑马迎上去,离十几米时王盛和就抱拳行军礼道“卑职参见百户大人,请大人恕罪。”
张泉怒道:“怎么回事,连我也认不出来了,混帐东西。”
看到王盛和满是震怒之色,吓的王盛和马上回道:“回百户大人,近来安平堡外多次发现蒙古侦骑,士卒一时紧张认错冒犯大人,请大人恕罪。”刚才首先喊叫的士卒是王盛和的侄子,王盛和身为长官和长辈自然要为他脱罪,幸亏有蒙古入侵的借口挡着。
张泉一听蒙古犯边,马上翻身下马急问道:“来了多少鞑子,可有劫掠”
“回大人,来的都是鞑子的探马,人马不多,只是观探,没有抢掠。”
“先回城再说把。”张泉沉吟一会儿对王盛和道。也没再问刚才之事,可见蒙古侵边对他的压力之大,武安一行人也满脸凝重之色,有的士卒甚至露出恐惧神情。每年不论春夏秋冬尤其是秋收时,都有大量军户死于蒙古人之手,家中年青妇人少女被掳回草原,成为蒙古部落繁衍后代的悲惨工具,搞的人人家破人亡。
武安跟着众人进了堡内。城门两边站着近十个军卒,看着有一人正面露有异样,武安就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糊涂蛋了。
安平堡内里还有十几间破茅草房屋,除了一间看上去还行,其余都破旧不堪。武安将马给了刘二山,随着张泉、王盛和走进王盛和家里。在客厅里,王盛和请张泉上座,他坐在旁边陪着。由于没有其它座位,武安、张生只有站在一旁。
;
第一卷 第四章 杀虏
安平屯堡内,小旗王盛和正向百户张泉介绍蒙古人情况。
忽然,一阵警钟敲响,屋内几人对看了一⑴ ⑶8看書網步走向城墙,武安等人急忙跟上。搜索最新更新尽在13800100.〗
等到了城墙上,武安看到离城门七八百米处有两个马上骑士,两人都是蒙古人打扮,正对着堡上指指点点,毫无惧怕之色。马背旁挂着长弓,腰衔弯刀,蒙古族以白色为母色,蒙古士兵一般在甲胄外镶上白色毛皮,所以很好相认。
“百户大人,鞑子正在查探军情,要不要属下率人驱赶走”王小旗看着区区两个蒙古士兵正在耀武扬威,而百户大人正看着,脸红道。他不敢说杀了他们,因为哨骑一人双马,蒙古人又在马背上长大,骑术强于明军,要是一心逃跑,明军想追也追不上。
张泉也不揭穿道:“不需要,静观其变就好。”
武安开弓最多能射两百米开外,现在蒙古人离着有近八百米,他也无能为力。
好在蒙古探子过了一会就离开了,看到天色快晚了,知道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张泉领着众人下了城墙。众人都知道蒙古人快来了,心情都很沉重。吃过王小旗准备的饭菜,张泉令众人回去休息,今天就宿在安平屯堡内。
第二天一大早,武安练习了一套拳脚,出了一身汗。洗漱完毕,全身一阵舒坦,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由于情况有变,今天张泉准备回武宁堡。回去路上,张泉一路上没有说话,作为下属武安也没有多言。
走了两个时辰,前面突然看到一个骑士向这飞驰而来。骑士飞快到张泉跟前急声道:“大人,前面有鞑子。”原来是派出去的哨探,负责探路。蒙古人在前面三里处,十三、四个鞑子正驱赶着二十几个妇人。这里附近有很多屯堡,这些妇人一定是堡内军户的妻子,在堡外屯田来不及回到堡内被捉。
张泉一行人有三十多人,是蒙古人的近三倍,但只有不到十个人有马匹,其余是步卒。人数虽多,却不一定能胜过人少的蒙古人。武安看到张
第一卷 第五章 杀虏下
武安看到张泉面带犹豫,知道他想杀鞑子又怕力有不殆,想视而不见又恐此事穿出遭上司责问。
“大人,前面有一片树林,卑职等藏于此处,待鞑子靠近时一起杀出,定能杀贼立功。”武安指着不远处的林子道。
张泉也不是胆小怕事之人,看着眼前坚毅的属下,向后面的兵卒豪气道:“好,此事若成,本官亲自为尔等请功。”说罢,领着众人向前面奔去。
于是,武安领着步卒趴在离道路不远的林子里,而百户张泉则带着亲兵骑马从另一侧堵住鞑子的退路。
趴在略显潮湿的地上,武安激动的身体微微颤抖,毕竟是第一次杀人,虽是可恨可杀之人,心中还是有说不出感觉。深深呼吸了几次,武安才将心情平复下来。一连拿出四支铁箭,插在松软的土地上,看着身旁的七八个手拿弓箭的士卒,这是他们当中射箭最好的几个人。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一阵喧闹夹杂着嘤嘤哭泣声由远及近传来,里面不时传来蛮子的哈哈大笑声,丝毫不知道死神已经降临。武安微微抬起头看到令人发指的一幕。二十几个妇人被绑缚在马背上,鞑子不时回头玩弄着她们的身体,引起妇人的尖叫和怒骂。
武安紧紧咬着自己的嘴唇,虽然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气的满眼通红。左手用力握紧长弓,心里计算着距离,当鞑子离埋伏之地还有不到六十米,武安大喝一声射,率先站起来,将铁箭射向,看起来明显是鞑子的头目。只听嗖的一声,正在和同伴大声说笑的鞑子应声而止,铁箭穿过他的脖颈,力势不减,又射在身后同伴的脸上,两人几乎同时掉落马下。
还没等其他人反映过来,又有七八支箭射过来,四个鞑子中箭只有两人跌落马下。武安又连射两箭,箭箭射中要害。其余弓卒又射了一轮箭,因鞑子有了准备,虽只射杀一人,但剩下几乎人人带伤,更惊于伏击者有神射手,连忙掉转马头逃跑。
看到剩下的想跑,武安连忙跑向离自己最近的鞑子的战马,翻身上马。逃跑的鞑子这时已离他有近二百米远。武安拿起弓箭瞄准前方,嗖的一声,一个鞑子跌落马下。其余蛮子回头看到这些,更是胆寒。刚要继续逃跑,突然从旁边跑出八九个明军骑兵,拿着马刀向他们看去。
这四个鞑子已无战心,身上又有箭伤,自然不是以逸待劳的明军对手。用一死一伤的代价,被张百户和亲兵连斩三人。剩下一个想逃跑,则被赶上来的武安射杀。
张百户下马吩咐受伤的亲兵包扎伤口,其余人收拢战马和鞑子首级。看到武安赶上来,下马走到他身旁,赶紧问到:“你们杀伤几人”
“回大人,属下率步卒共杀贼八人。”武安脸色苍白道。虽然以前自己这具身体甚至亲自用刀砍下鞑子头颅,灵魂来自后世的武安还是一阵不自在。
张百户听罢,高兴用力撮着自己双手,来回镀步,嘴里不停念叨:“大胜,大胜,好啊好。”说着又对武安道:“小三子,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功劳向上如实禀告,绝不亏待你。”
武安一脸恭敬道:“此战全赖百户大人料敌在先,运筹帷幄,又亲率属下等奋勇杀敌,更亲斩数人,卑职岂敢居功。”
张泉深深看了武安一会儿,道:“好,好,好,居功而不自傲,小三子,你真让人刮目相看。”
武安回道:“大人谬赞了,卑职说的都是实情,没有大人就没有属下今天。”
过了一会,亲兵将四匹战马和四个鞑子首级收上来。张泉领着众人回到伏击鞑子的地方。
;
第一卷 第六章 回堡
当武安一行人回到伏击鞑子之处时,留下的兵卒已经将战利品收拢起来。被鞑子绑缚在副马上的二十几个妇人已经放下来,正站在一旁哭哭泣泣,不知是不是为以后生活担忧。毕竟被鞑子俘虏过,虽没真正受辱,但人言可谓,好在被救下来了。对此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张泉一行人都骑着马,身上甲胄齐全,知道是解救他们官军首领,马上跪着答谢活命之恩。她们都是附近村堡的人,在堡外劳作时来不及跑回堡内,堡内官军又不敢出堡想救,担心鞑子趁势攻进堡里,只能眼睁睁看着鞑子满载而去。吩咐几个士卒带她们回去,下面人又将战报报上来。
此战可谓大获全胜,更得铁甲四具,皮甲八具,弯刀和长弓各十把,铁枪七条,牛九头,羊二十六只,完好战马更是有二十多匹,再加上十二具鞑子首级。封赏下来,绝对是大功一件。牛羊是缴获的,没有物归原主一说,按大明军纪,现在这些都属于武宁堡了。
百户张泉更是喜不自胜,如此军功,封赏下来他最少要官生一级,最少是副千户,说不定上官一高兴得一个正千户。百户是武官正六品,千户是正五品,大明千户大人才算是中级军官了。大明九边军镇卫所军户以杀鞑进身,那些没有好的出身,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要想出人投第,获得个封妻荫子,只有以命搏命,功名在马上获得。
这些蒙古人应该是蒙古大部的前锋了,很快大部应该就会杀到了。
自从元顺帝北逃后,明朝时蒙古分裂为瓦刺和鞑靼两部。明中后期,鞑靼势力超过瓦刺,瓦刺被迫西迁至今天新疆、青海一带。明朝整个北疆主要压力来自鞑靼部了。鞑靼蒙古大汗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嫡系后裔,蒙古分为左、右翼蒙古三万户。左翼三万户有察哈尔部、喀尔喀部和兀良哈三部组成,由大汗亲掌;右翼三万户有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和永谢布部三部。这六万户又有很多小部落组成,还有靠近东北的科尔沁部、喀刺沁部、阿鲁科尔沁等比较大的部落。长期占据河套地区的是右翼鄂尔多斯部和一些小部落,还有一些不是长期的游牧部落,因为河套水草茂盛,闲时来牧马放羊。
现在鞑靼大汗林丹汗来自蒙古黄金家族,拥有秦朝至今皇帝传国玉玺,在蒙古各部落中地位超然,自称是“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鲁青吉斯汗”,三十多岁的他此时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由于现在林丹汗还信奉黄教,在左右翼蒙古三万户中拥有绝对号召力,许多蒙古部落大汗定期向他进奉贡礼,听从他的号令。明廷也开放边市互换所需的马匹、毛皮等,同时进一步笼络他。女贞从辽东崛起,尤其是“萨尔浒之战”后,明廷更是每年奉上白银千两,以保西北安宁,集中力量对付努尔哈赤。
话说多了,言归正传。将战利品处理好后,武安又建议将鞑子光溜无头尸体埋了,不是他仁慈,现在正是天热之时,瘟疫丛生,虽然不一定发生,防患于未然嘛。崇祯末年一场瘟疫,可是让京营几十万人马丧失战斗力。至于鞑子身上的衣服,质量还不错,被穷苦的军户扒下来分光了。看着刘二山、于一两几人拿着还带的血迹衣服而暗自高兴的样子,几个没抢到的兵卒则露出羡慕之色,武安只能暗叹:“军户苦也”。
路上众人高高兴兴,一路想安无事。武安又从缴获中选了一匹健壮的奴马,穿上一件完好铁甲,挑上一杆黝黑的铁枪,这些都是张泉应许的他赢得的。当回到堡内,堡内留守军卒看到百户大人回来后面赶着一大群战马牛羊,马上还绑着一些人头和军甲器械,一阵轰动。管理屯田的镇抚吴勇和武宁堡内另两个总旗闻声也到了这里,听说事情经过,都一脸羡慕嫉妒看着武安,一人连续射杀六名鞑子,那可是真鞑子,不是杀良冒功的普通百姓,这全是实打实的军功啊。
到了晚上,武安被留在百户所内。张泉今晚要庆贺一下,主要是进一步笼络自己这一个勇猛无双的手下。武安当然表了几句忠心,花花轿子众人抬,毕竟今后还要在张泉手下效力。武安又向旁边陪着的镇抚吴勇和总旗韩猛、王友敬了几杯酒,三人也都接了。人家靠拼杀获得功劳,三人虽然羡慕,也没有别的心思。幸好酒是米酒,酒精度数极低,多喝了几杯,武安也没有别的不适。
当煮熟的羊肉让下人端上来时,武安不顾肉发烫,马上用手抓起羊肉往自己嘴塞。这是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吃肉,前世他怕煽不敢吃羊肉,现在武安吃的满口留香,人饿了什么都能吃,都敢吃。要说武安作为小旗,每一月也有一石多粮饷,但自从万历三大征后,朝廷每年补充宁夏的粮饷日益减少,加上蒙古扰边烧秋,屯田所收日益艰难,更有各级军官随意克扣,武安每月所得粮饷只能足够母亲两人温饱所需。
当晚上酒足饭饱回到家时,母亲马氏还没有入睡,正等着自己。看到儿子回来,马上拉着武安到老爹的灵位前上香,感谢祖宗和夫君在上天保佑。今天,马氏可以说是最高兴激动的一天,当听到临近军户人说儿子连杀六个残暴的鞑子时,还以为是邻人诓骗于她,和她说笑。但是听到众人都如此说时,看到他们讨好羡慕之的眼神,才相信这是真的,知道儿子出息了。
武安又拿了二十两银子给马氏,说是百户张泉赏的。看着白花花的银子,马氏不禁喜急而泣,直念叨要留着给他娶媳妇用。又叮嘱他要专心为张泉效力,在她思想里,上官如此厚待儿子,儿子就要向他父亲那样以死相报。
看到马氏高兴的样子,又看着她穿着粗布衣裳,武安不禁道:“娘,这些你拿着花吧,买几尺布,给自己做几件新衣裳,儿子无能,这几年让您受苦了。”
“不苦,不苦,只要我儿有出息,娘穿什么都高兴。”看到儿子关心,马氏欣慰道。”
武安见此也只有告诉她:“娘,儿子此次还有百两赏银,您就放心用,以后儿子还要为您争个诰命,穿着破旧,容易叫人笑话,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见儿子还要为自己求诰命,马氏当然不信,“诰命”岂是她一个普通妇人所能得的,但也不会反驳自己唯一儿子,知道是儿子孝顺之语,只是高兴着连说好。
现在,一两白银大约等同于后世五百圆人民币,一百两就是五万块了,一两银子大约能买两石粮食,不到四百近粮食。不像后世影视剧中所说,贵人一出手就几两、几百两、几千两。就是在现在你拿者几千、几万块钱随便赏人,也绝对是傻子一个,更不用说在四百年前的明朝了。明朝甚至规定白银不得在民间流通,普通百姓只有使用铜钱,有的百姓甚至一生也没见过白银黄金。
回到自己屋子,武安回想到今天白天一战。白天的战斗主要是偷袭在前,蒙古鞑子又毫无防备,要是摆开阵势明刀明枪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就是在剩下四个鞑子还有箭伤情况下,百户所最精锐的亲兵队还是一死一伤,要不是武安赶到,说不定还会逃跑一个。
“任重道远啊,但是路越艰难,成功后不是更有成就感吗”武安自信道。想象着以后自己率领千军万马纵横奔驰在草原的情景,不知道那时自己是何种心情。唉,想远了。脱下甲胄后,武安又到院子里练了一会铁枪,其实他更喜欢使用大刀,随着力气越来越大,他更喜欢以猛而不是用巧。楚霸王能举千斤鼎,无人能挡,自己虽不能和先人比较,学一学还是可以的。
今晚注定是武安来到这世界三个月以来睡的最香甜又激动的一夜。
第二天,武安早起洗漱后,早早赶到百户所去等消息。在去百户所路上,许多军户看到武安走过去,都用既羡慕畏惧的眼神看着他。昨天已经将战报报上去,现在整</br></br>
极品太子爷第31部分阅读
同类推荐:
AV拍摄指南、
你闻起来香香的【中短篇肉文合集】、
情欲大赏(高H,肉文脑洞合集)、
太子宠妾(高肉)、
藏娇(H)、
赠我予白(全)、
林洛儿的被肏日子、
[快穿]女配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