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德妃却心狠手辣的多,恨铁不成钢的道。
“你真是糊涂,这次如果不是他上书京城治安的问题,那京城司马还被老三的人把持着呢。他又没有母族扶持,你父皇也不喜欢他,还不只能靠着你,横竖只要你坐上那个位子,日后如何,还不是你说的算?”
这话倒也是有几分道理,只是人还没登基,连太子都没捞着,就开始想着卸磨杀驴,也是棒棒哒。
大皇子得了他娘萧德妃的金玉良言,出了宫便往七皇子萧颜的王府去了。当初老七不得宠,他分的王府不仅地理位置偏僻还陈旧,唯一的好处倒是面积够大,也算是面上的补偿了。
除此之外,他分的皇庄铺子什么的也大抵如此,总是在皇子中下下等的,萧颜也不争,别的兄弟挑剩了,他都受了,倒也得了皇帝一个友爱的夸奖。
当然夸奖也没啥用,皇帝还经常夸他后宫的各色美人呢。反正大皇子到的时候,就见萧颜的晚膳极简单,酸菜猪肉包子,一碟子凉拌豆芽,一碟子凉拌豆腐,一碟子酥鲫鱼,一碗白菜炒肉片,一碗海米鸡蛋汤。
比寻常富户还磕碜。
大梁皇帝好奢侈,上行下效,下面人也好奢侈奢靡之风,大皇子这个大千岁自不用说,他在府中用餐,何时少过十几个山珍海味?还有华服的丽人在旁边侍立,连夹菜都不用自己夹,又有美人弹琴助兴。
大皇子难得的良心发现了一回,伸手去拉这个七弟,“走,跟哥哥我去吃点好的。”
不想萧颜却淡淡的道,“我觉得我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好歹也是四菜一汤呢。”
“四样菜有三样凉菜,还都是豆腐豆芽这样的小菜,你也好意思说是四菜一汤?”大皇子有心好好拉拢这个弟弟,如今觉得这个活计颇容易,就萧颜这个生活水平,给个肉骨头,只怕就够了。
萧颜顶不住大皇子的拉扯,到底还是起身了,临走还转头命人把这饭菜好好收着,被大皇子嘲笑简直不像是个皇子。
萧颜笑道,“一粥一饭都来不之易,还是莫要浪费了。”
何况,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那个味儿。
权贵高门通宵灯火达旦,宴饮取乐,何况那等人,虽然平日看起来衣冠楚楚的君子模样,喝多了一个个都放浪形骸了起来,拽着华服的美貌侍女,扯了衣服搂在怀里就做那不轨之事。
这也是大皇子拉拢人的手段,一方面给那些人甜头,一方面也是捏住了这些人的把柄,偶尔还能送几个美人打探消息。
萧颜心里厌恶,便走出来透透气,抬头就见满天星星,在夜幕上闪烁,这也是月末了,想起之前在泉水村山上的事情,又忍不住浅浅笑了起来。
他本就堪称风姿绝代容貌殊丽,此时夜幕映衬下,轻轻浅笑的模样是更人勾人魂魄。
藏在回廊那头的那人看见他眼里仿佛有星空倒映一样闪烁,顿时控制不住心里的感情,走出来,一双剪水双瞳里仿佛含着千言万语。
“阿颜,我……”
萧颜没想到她竟然有胆量走出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嘲讽的道“婉侧妃是来找大哥的?真可惜呢,我大哥左右各抱着个美人,怕没有手再搂着侧妃娘娘深情安慰呢。”
那美人被他这一句话说的脸色苍白,可是看着面前之人的风姿,还是忍不住含泪看他,“阿颜,你还怪我吗?当年我……”
萧颜真是被她这个做派给恶心坏了,“就凭你?侧妃好大的脸!”
说完,他也不看这让扫兴恶心的女人,转身进了屋里,说来屋里那一堆猪狗,都还不如这个女人让他恶心。他也真是衰,好好地一顿饭没吃成,出来透个气还碰见这个恶心的女人。
留下个凄婉的美人对风流泪,也不是在伤感郎心如铁,还是在伤感所嫁非人,瞧着可不是一般的楚楚动人呢。
对大部分人来说,夜晚总是很容易过去的,不管是通宵安眠还是通宵作乐。
对于姜锦来说,最近每天都是充实的一天。第三天上生意比起第二天有少许回落,不过也在正常范围内,不过总体上慢慢的还在增长。
等到十一月底,每日里荤素菜包固定能卖两百多个,纯肉包子和灌汤包一天能卖一百四五十左右,加上汤羹,每天纯利润固定在六百文以上,偶尔好的时候能赚个七八百文。
姜锦实在是忙不过来,便先在吴牙婆处买了个婆子帮忙,至少厨房的粗活和洗碗擦桌子这样的活计可以交给她。
其实说是个婆子倒不如说是个媳妇,因为其实这宋大娘才三十露头。不过被生活摧残的,看起来都快有四十岁了。
说来也是倒霉的女人,她头先嫁了个男人,男人死了没孩子就回了娘家,被娘家兄弟再嫁了一次,收了不小的一笔彩礼,她一分没捞着。不想这后嫁的男人是个人渣,整日非打即骂,磋磨她,过了几年看她还没生孩子,说她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就想把这婆娘卖了在娶个年轻的。
姜锦见她可怜,而且手脚勤快,干活利落,人也老实,便花了五两银子买下她。
这宋大嫂万没想到能到这样的人家做活,能吃饱穿暖,还能吃白面,更没人打骂,十分满足,觉得自己遇上大善人了,别提多勤快了。
姜锦知道有一等人,虽然先头吃了苦,可若是得了别人的帮助,过的好些,反而得陇望蜀的,也有一二担心,等回头见宋大嫂日日感恩,反而有些不习惯了,又安抚了她半日。
这宋大嫂极勤快,又能干,只是可惜不识字。若说实话,姜锦和柳叶两人加一起都不及她一个,有了她帮手,姜锦顿时觉得松快了不少,柳叶也能歇歇了。
包子铺这边上了轨道,一日虽然挣不来一两银子,但是三天能挣二两,姜锦已经非常满意了。日常生活,她和柳叶再加上宋大嫂三人也花不了五十文,已经是过的不错了,宋大嫂每天都在感谢神佛然后勤奋工作。
赵二那边,姜锦也看好了几块地,分别花了一百二十两买了十五亩三分的中等地,又花了两百两买了二十五亩中上等的地,还花了八十两买了五十亩山地。
这一下,不算这一阵子挣的钱,她手头就还有一百五十两了,这一百五十两姜锦就不暂时不打算动了,或有什么合适的再买,而且手头也要留个机动的钱。
何况她心里也有个盘算,若要扩大经营,这包子馅的种类肯定要丰富下,就现在市面上能买的蔬菜,除了干货之外,也就是白菜萝卜豆芽,偶尔能见着些储存的好南瓜之类。
姜锦虽然没种过大棚却也见过,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人工培育蘑菇,也是个丰富品种的好办法,而且收获了,自己用不了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去卖呢。
市面上那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不是一般的贵,姜锦去问过,那看着不错的橙子要接近两钱银子一斤,就是南瓜这样的蔬果,也要二三十文钱才能一斤呢。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山地没人种,姜锦也只打算种点果木,而剩下这一共四五十亩佃出去给人种,押银就收了四十两。不过这钱回头要还给租种田地的人,也是地主为了避免租地种的人不好好种或者折腾土地,姜锦也无意搞什么创新。人性经不起挑战,随大流罢了。
总之,就这么忙碌着,也就迈进了腊月。
进了腊月就是年,姜锦去年倒也是在大梁过的,但是在定南侯府守活寡的日子不提也罢。定南侯府夫人王氏那样的苛刻人,姜锦和柳叶去年过年,两人合吃了一碗素饺子——因此她打定主意今年好好过。
而且姜锦觉得今年也算是获得了新生,很有奔头,因此倒是格外重视。
然而也有人很重视她,又有人来提亲了。
第45章 新年
姜锦是真没想到那王家竟然还没死心, 又请了一波媒婆来说, 要说上次也差不多是撕破脸了,一般的人家, 只要稍微要点脸,也不至于上门。
也不知道那王家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真穷到那个份上?
这次的媒婆比黄媒婆倒是好点,只没住口的夸王家的诚意——连脸都不要了的连番上门提亲, 当然是很诚意的。
当然,姜锦心里也明白,看着媒婆还算讲理,想了想便道, “王家的婚事横竖是不成的, 我倒是立意自择婿自立门户,大娘有合适的倒不妨提给我,这谢媒钱我也不会比王家少。”
那媒婆没想到姜锦突然说了这话,很是吃了一惊,“姑娘这样的品貌家底儿,若是手嫁人,虽然是二嫁, 也能找个不错的,这招赘可就不同了。”
姜锦却另有打算,她这人性情冷,前世虽然结婚前跑了个新郎,但实际上她也并不真心爱他, 这辈子女子生存境况如此,她心中也有数,更不指望能找个真心人。
她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譬如那定南侯府,看着光鲜,实际上又怎样?
说到底,落到实处才最重要。让她嫁过去听人摆布,那还不如她自己个儿当家做主过日子,穷也是一碗饭,富也是一碗饭,其实也差不多。
现在提了个这个,一则堵了王家的口,一则也是满足自己的心意,至于人选,且不急,慢慢的挑就是了,总挑个老实厚道没有极品亲戚的才好。
那媒婆见姜锦眉眼间已经拿了主意,心下虽然觉得有几分可惜,倒也没多说什么,她活到五十几岁了,心知但凡能在外面立得住的女人,没个软柿子,王家这多半是白费了心思了。
等送走这媒婆,姜锦心里盘算了一下,叫宋嫂去看了下王家铺子的生意如何,便猜出王家又过来提亲的原因了。
那王家开的铺子一边卖熟食一边卖面食,原本也卖包子,和馒头面饼等一起卖的,虽然不起眼一天里也能卖百把个。
如今姜锦开了包子店,不仅那包子基本上卖不出去,油饼的销量也受了影响,他那包子和姜锦卖的价格是一样的,因为面和馅子都偷工减料,包子难吃了不止十倍,如何卖得动。
因此这一日下来,王家铺子就少赚了三百文。那王家赚钱的大头虽然在各种熟食上,可这一日少了三百文也够让王家大爷心疼了,因此便又找了个媒人上门。
姜锦对此苦笑不得,但也不以为意,不想竟渐渐的传出来流言说她拿了王家做包子的秘方作为聘礼,然后人又不嫁了,有了王家做包子的秘方,姜锦才能把包子做的这么好吃。
然后这流言很快就消散了——王家要有这秘方,包子做的和姜锦开的包子店还能有那么大的差距?
这流言传开,倒是给姜锦打了一波广告,颇有些原本不知道姜锦的包子店,听了流言过来尝试了一次然后爱上的。
姜锦有了人帮手,又尝试推出了猪肉大葱包子,羊肉包子和豆沙包,销量也不错。猪肉大葱自然不用说,就是羊肉包子,用小羊羔肉做馅儿,口感很是不错,古人对羊肉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比猪肉更贵重些,颇有几个低级官员家里经常来买,也有那小官和低级武官当值的时候买几个肉包子揣着做午饭。而豆沙包作为甜食卖的不贵,不少当爹娘买来哄孩子,一天也能卖差不多一百多个。
只是糖的价格贵些,现在蔗糖提纯的水平还不行,不过这也不是姜锦暂时能管的着的事情。
新的包子品种开发外加口碑相传,客人越来越多,因此到了腊月十五,店铺里的纯利润一天稳定能在一千五百文左右。
不得不说,这可真出乎姜锦预料了,但是想想也不奇怪,虽然古人也有很多美食,但多半在世家名门敝扫自珍,总体水平么,看看定南侯夫人王氏就知道了。
而且姜锦细致,冬日里大堂里虽然没有热炕,门上挂了毡子暖帘,屋里放了好几个热火盆,一进屋来不说温暖如春,也比外面寒风凛冽好得多,这是不少小饭馆做不到的。同样是吃饭,在温暖的屋里,来上三个热腾腾的大包子,咬一口肉汁充沛,菜蔬新鲜,再来喝一口小米汤,对于食客来说,也颇能驱散冬日的寒冷。
生意红火,姜锦当然很开心,柳叶就更欢喜了,她本来觉得一天能赚一百甚至几十钱就很满意了,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更是鼓足了干劲。
她的心情不错,定南侯府众人的心情也不错,长宁郡主和陆齐林终于定亲了,在历经波折之后,定南侯府还赏了下人过年双份月钱,传到外面,姜锦也得了消息,柳叶颇有几分不忿,姜锦却不以为意。
倒是柳叶忍不住念叨了几次阿容,让姜锦心里有些难受。当时柳叶为了救自己出事,姜锦承认是有些迁怒阿容了,然而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柳叶除了腿上留了疤,其实人也没大问题,反而经常念叨阿容,姜锦心里也有几分难过。
只是不管是当初出事后打听,还是现在姜锦托常来他这边的常客,几个经常过来买包子的打听,都没有消息。姜锦也没什么办法,她这样的女子,在古代自己立足都不容易,更别提去在茫茫大海里找人了,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萧颜过了几日也知道了姜锦还托人打探自己的消息,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他这样的人和姜锦说到底也是云泥之别,当时境况也特殊,本就该就当一切没发生过,何况他现在的处境也不算好,真和姜锦相认,对她也没多少好处。
萧颜把玩着手上的羊脂白玉镯子,轻叹了口气,还是让蒋二过去关照一下吧。一个开小包子铺的女子,有个皇子侍卫就足够能罩得住了,而且蒋二和姜锦早就认识,如今渐渐有些来往,也不惹人注意。
姜锦可不知道这么多,她最近忙的很,约到年底,生意越好,竟有几日一日能挣二两银子。这腊月里生意格外好,柳叶和宋嫂也特别有干劲,姜锦便足足开到腊月二十九才停了业。
不过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姜锦也忙里偷闲都准备下了,连送到各处的年礼也备好了。
惠宁师父那边因为庵里,便送了五十斤米五十斤面五斤油,礼物虽然不重,但是够实在。赵二处姜锦送了一只鸡两条鱼,赵二回了她十斤肉,比姜锦送过去的还贵点。
关键是在蒋二处,姜锦从出定南侯府就得了蒋二的帮助,之后蒋二又帮忙解围,搬家又送重礼,姜锦也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才好。
斟酌了半天,姜锦准备了一只猪腿,一腔羊,想想蒋二一个皇子侍卫,也算是武将,肯定对武器感兴趣,便又从经常来她这里吃包子的胡人处买了柄胡刀。
这胡刀虽然那胡客给了不小的折扣,也花了姜锦十五两银子,毕竟刀其貌不扬,却是钢的,十分锋利,姜锦自己也买了一把小的留着防身。
说实话,这刀倒是真投了蒋二所好,可惜第二天,被他家七皇子亲切垂问了一下,他也只好把这胡刀送上。
然后,这胡刀就放在萧颜书房里了。
蒋二在背后暗暗吐槽自家主子小气,那么多年礼不看在眼里,竟然连把胡刀都不放过,然而对于萧颜来说,他觉得这年礼本来就是该给他的。
毕竟当初,是自己让蒋二这厮去帮姜锦这傻女人的,之后更是自己派了他给姜锦帮忙,这年礼,当然也该是自己的,自己没把猪腿要走就很厚道了。
姜锦还不知道围绕着自己的那个胡刀,还生了一场小波澜呢。
她现在和柳叶十分欢喜的清点家产,姜锦现在有田地不到五十亩,山地三十几亩,前铺后宅,两层铺面带两层小楼的宅子一套,本来手头现银还有一百多两,这段时间又挣了五六十两,便有接近二百两了,算来也差不多值个一千两。
相较于刚刚离开定南侯府,身上那十几两银子,身家翻了接近百倍,最大的一笔入账还得亏长宁郡主,不过后面这包子店生意做起来了后,来钱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主仆两人都十分欣喜,姜锦收拾好后,更是做了一下总结,“勤劳才能致富啊。”
不过因为手头有了余钱,姜锦便和柳叶商量着或者买地或者买宅子。柳叶倾向买地,姜锦却倾向买宅子出租。其实对于她们这种佃出去种地的,土地的收益其实不算很高,但是手中有地心中不慌,古代可不像现代这样,怎么说也要储备粮食。
最关键是,明年是皇帝的五十大寿,极有可能开恩科,而就算不开恩科后年也要科考了,到时候房租房价都会上涨,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不是手头的钱实在是有限,姜锦都挺想弄个公寓的,当包子店主和当包租婆也不冲突么。
柳叶被姜锦说服,主要是她也不觉得这事她该拿主意,便把这事放下了,去楼下帮宋嫂的忙。
今年有了钱,过年要准备好些年货姜锦也都准备了,宋嫂这会儿正在楼下大锅里炸年货。
炸素丸子,炸花生米,炸肉丸子,豆腐,炸鱼,炸酥肉,炸鸡,满满的炸了一大盆,整个院子里飘着油香肉香。
不仅他们家,别家也都在这几日炸好了年货,有的人家富足人口多,还卤了一大锅猪下水之类的,农村的还有杀年猪的,更是热闹。
姜锦也有好几年没过过年味这么充足的年了,也颇热衷,起码很热衷吃,拿了炸鸡蘸茱萸粉吃,又把刚刚炸好的大块的鱼肉拿来当饭吃。
第34节
同类推荐: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嫁姐(姐弟骨科、1V1)、
城里来了一位县太爷、
如影随形、
逢莺为幸(民国先婚后爱)、
老师,再来一次、
淫神 (高H原神同人)、
淫液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