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纪录。
粉丝们、媒体们、体育专家们分析文章写了能有百多篇,什么“这样的成绩一生能有一次就已经足够了”、什么“当时风速+2.0m/s,在以后的比赛中很难有这样正好的天时”、什么“正如博尔特的9秒58将成绝响,陈焕之的10秒44也将成为人类田径史上难以超越的丰碑——并不是现在或以后的他们不够好,而是23岁的博尔特和22岁的陈焕之太好了”。
可是陈焕之知道,当她站在跑道上的时候她能看到前面的自己,23岁、24岁那个更快的自己。
所以她现在就要让尽最大的努力,让那个自己出现。
出现在这个、她此前从未征服过的,世锦赛的赛场上。
第171章
8月29日晚8点45分, 陈焕之站在了跑道上,在世锦赛正式开幕的前几天, 大邱体育场开放后的第一次适应性听枪训练上, 陈焕之就发现跟欧美比赛中遇到的绝大部分发令员相比, 这个发令员所习惯的节奏要更慢一点。
虽然田径比赛规则从来没有明确规定过发令员喊完“预备/set”后到鸣枪中间的时长,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等到所有运动员都保持身体稳定后才能鸣枪,但是到了世锦赛决赛这个水平,所有参赛选手都是千锤百炼、几百场、几千场比赛跑下来的,他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身体姿态调整到最稳定的状态。
所以这个“预备”到鸣枪的时长就更多是由发令员的习惯所决定了。
以音乐节奏来举例, 如果说陈焕之所习惯的节奏是“预备”后三拍鸣枪的话, 那在赛前的三次听枪中,这个发令员都是在三拍半的时间鸣枪的。
差距其实很细微,但是放到以0.01秒为单位考量的百米比赛中, 这差距就特别明显了。
明显得就像是此时的百米跑道, 一排八个人中,七个黑得发亮,只有陈焕之黄色的皮肤在体育场强烈的灯光下晕出柔和的色彩。
刘鑫源也发现这个问题了,之前热身的时候就跟她说, “这次比赛这个发令员本身节奏就有点慢, 你起跑的时候压一压,别怕比别人慢,昨天博尔特那个事儿一出,今天其他人心里都哆嗦,肯定也都奔着反应时间0.18就去了, 你就算反应个0.2秒,这场比赛也输不出去。”
陈焕之当时点点头没出声,但这不代表她同意刘鑫源的策略,只不过她那时候还没决定好而已。
但是现在她决定好了。
其实今天不是个预备破纪录的好机会。
昨天博尔特抢跑罚下事件发生后,不管她们这些今天跑女子100米的选手紧张,发令员肯定也紧张,这场比赛他未必还会延续之前习惯的节奏。更别说现在场上还有点微弱的逆风。
“不对,”看台上的刘鑫源说,随着主持人介绍到她,大屏幕上打出陈焕之向观众们挥手的近镜头,一张脸被放到好几米大,所有表情一览无遗,“小陈情绪不太对。”
今天这场比赛太重要了,作为领队的罗主任也坐在了看台上,他和没有比赛的选手们一起坐在第二排,在陈焕之挥手的那一刻,场内的噪音太大了,他光听到刘鑫源突然冒出来一句“不对”,后面的没听到,可光这样也够让他揪心了。
“怎么不对?”罗主任不顾自己的肚腩硌在了椅背上,探身问最前面的刘鑫源,“怎么了?”
刘鑫源连忙安抚领导,“没事儿没事儿。”
这个答案太敷衍了,不过这会儿已经介绍到了第八道的选手,比赛几十秒内就会开始,罗主任也没办法,只好坐回座位,心不在焉地给第八道的选手鼓了几下掌,然后随着裁判的示意跟其他人一起放下手,开始保持安静,但他整个人却仿佛被吊了起来。
在半个小时前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上,被寄予厚望的刘飞却遭遇了恶意打手,虽然经过申诉对方的金牌取消了,可是这本来在计划中的一块金牌也眼睁睁地变成了银牌。
要是这女子100米——中国队最大的门面和招牌——再出点什么差错,罗主任想想回国后将要面临的上级的诘问、媒体的质疑就觉得脑仁疼。
刘鑫源站在前面比罗主任还紧张,之前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陈焕之表情太严肃了,不,与其说是严肃,不如说是凝重。
那种凝重,不像是站在一个她熟悉的、有自信的、冠绝全球的赛场上,倒仿佛回到了几年前,那个还远未成熟的陈焕之,十几岁年纪,每场比赛都要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不管多重要的比赛也只能尽力而为,很难自信地说我肯定能第几第几,用她的话说,就是不管她跑得多么好,具体的成绩也得由其他人的发挥决定。
难道有什么让她觉得为难的强敌吗?
那不可能啊,陈焕之现在自己就是世界第一人,而且是那种甩开一个时代的第一人,刘鑫源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让她露出那种表情。
或者她是在紧张。
其实这是最合理的解释,陈焕之此前已经拿到了能
分卷阅读352
同类推荐:
悖论H( 续更)、
熟人作案、
和竹马睡了以后(H)、
脱下老师的裤子(师生H)、
一言不合就扑倒、
钢铁森林、
发情[校园 忠犬]、
余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