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不鲜也。党,善也,美也。这个字在上古时期,有多个起源,表示亲族,表示户口,表示朋友,甚至还能够作为动词表示学习,混在一起难以辨识。但好在到了东汉末年的这个时候,“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政治意义,主流用法已经和后世相差无几了。
党锢之祸,用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皇帝认为士人们结成党羽危害皇权,因此公布了一张党人名单——在名单上的人不许当官!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可要了世家的老命了。世家世家,世卿世禄才是世家。一代不当官,两代不当官,三代之后谁还认你是世家?没有政治权力,那就只是人人都能欺负的土财主好吧。
更可怕的是这道命令中透露出来的信号:凭借世家的支持而得以成立的东汉王朝,已经站到了世家的对立面。皇帝不信任士人,他更信任宦官。
这场震动全国大小家族的政变,被大家称为“党锢之祸”。从政令公布的那天开始,士人的反击就从没有停止过。失去了政治这块高地,他们还有舆论。就像后世的在野党凭借报纸整天找执政党的茬,以此来刷存在感是一个道理。
东汉没有报纸,但是东汉有清议。
皇帝不是认为一些人不好不让他们当官吗?我们偏偏要说他们好。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名号都出来了,什么“三君”、“八俊”、“八顾”、“八厨”、“八及”,还有各地自己的品牌人物,热闹非凡。
但要说评判标准是什么?还不就是看家世、看脸、看谁能够吹,再就是看谁骂宦官骂得很。毕竟,像荀爽这样的超级学霸都没评上“八俊”,脑子秀逗屁事不干成天交朋友骂宦官的荀昱反而成了“八俊”。所以这些什么“八顾”、“八及”,吹捧两句当个笑话就可以了。看数字就知道了啊,为了强行凑成四个八,必然有那么几个滥竽充数的绣花枕头如荀昱之类混在里面,再加上如今的名号本身立场就是歪的,啧啧,不说也罢。
哦,你问荀昱是谁?他将来被记录在史册上最大的成就,就是荀淑的侄子,荀爽的堂哥,荀攸的祖父的哥哥,荀彧的……某远方亲戚。
“阿攸的伯祖父是新鲜出炉的‘八俊’之一?有什么事迹吗?”阿生打趣道。
若是换成原本历史线上的荀攸,或许会因此自豪;但跟阿生在一起混久了,多少都听过她刻薄的历史观政治论,如今的荀攸自然是听出了阿生语气中的九分打趣一分嘲弄,因此板着小脸道:“我们现在以学习为要……慈明叔祖父说,如今物议沸腾太过浮躁,想要得到客观的评论,还是要再过两年。”
行了行了,知道你也不容易。
第60章 论党锢
“阿生是怎么看待党锢之祸的呢?”荀谌忍不住问道,“阿生的立场跟我们不太一样吧。”
“你问我的话……”阿生侧头思考,“宦官中有眼界有才能的人,一百个才能出一个;士人好歹十个中能出一个。若非要拿士人和宦官相比,自然是士人掌权对百姓来说要更好一些。”至少世家还要脸,大部分宦官强取豪夺的时候连脸都不要。
小荀彧比哥哥和大侄子都机灵,知道阿生还有下文,主动替她接了个连词:“然而——”
“然而,从最初的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皇权对抗贵族,中央对抗地方的战争。”
“啊……”荀彧瞪圆眼睛呆呆地看向阿生。只见阿生目光游离,声音越来越低,那双水灵灵的杏眼微微眯起,嘴角微微勾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阿生!”荀攸的声音将她拉回来,“党锢之祸重大,李膺、陈寔皆是仁慈正直的长辈,却因此遭受无妄之灾,我不认为这其中有什么可笑之事。”
阿生一愣:“不,我是想到了一些别的。”
“愿闻其详。”
“党锢之祸重大,一概而论以我们如今的阅历和眼光是很难说清的。不如以小见大,仅仅以李公之事为例,辩论一二。”
李膺抗命,是这次党锢之祸的导火索。
说起来还是要跟连年的天灾扯上关系,皇帝为了应对灾祸,除了大搞祭祀外,还有一种积德措施叫做“大赦天下”。皇权肆意凌驾于律法之上,本来也没什么,上千年来中国人民都已经习惯了。大赦嘛,是好事啊,是德政。偏偏这场大赦被宦官利用了,他们贴身服侍皇帝,消息比其他人灵通得多,自然就提前知道了大赦的时间,故意让门人属下在大赦之前获取了不少违法利益。等到大赦的旨意一到,所有罪行一笔勾销,岂不美滋滋?
出身高贵性格孤傲的李膺能忍吗?
当然不能忍。于是这位刚刚上任的河南尹不顾大赦的命令,将自己地盘上的阉党该杀的都杀了。这下皇帝不干了,大赦的命令是皇帝下达的,李膺的行为妥妥的是抗旨,在藐视皇帝的德政。李膺为什么敢藐视皇帝?因为他是世家子弟,声望极高,背后有一大群姻亲故旧给他拍手叫好。皇帝越想越气,要给李膺治罪,但满朝堂的士大夫十之八九都替李膺求情,皇帝就将求情的人都记到了不许当官的名单上。“
分卷阅读109
同类推荐:
抱养的幼女、
丝袜淫娃女教师 1-26、
七零霸道村长爱上我、
我在无限游戏搞基建[无限]、
(还珠)如果、
坐享八夫、
耽美 真命小和尚、
飘飘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