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BL小说
首页天汉之国 第298节

第298节

    贺絪道:“秦并六国,要求书同文,车同辙。这铁道,就是车的辙了。下山的时候,一两个人,便就可以在铁道上推拉很多货的车,非常方便。”
    公乘博文道:“铺了铁道,上面的车就会自己跑了?”
    贺絪摇头笑道:“当然不会自己跑。是因为从这里出去是下山,车才会自己跑。建铁道,目的是车好控制。”
    众人听了不由一起点头,原来是这个道理。
    铁路的一个特点,就是运行阻力小。当下坡的时候,需要的动力小,甚至可以自己前进。但是当上坡的时候,就需要非常大的力,而且要持续。
    在比较短的地段,利用特殊地形建起铁路,可以方便运输。特别是矿场,矿物采出来很多时候要运下山,就可以利用铁路。下山是满车,上山是空车,正好可以利用铁路的特点。沿着昌河逆流而上,刚好是上山,铁路建好之后可以运输产品。原材料上山,则需要利用建好的水库,一段一段用船运进来。
    铁路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一旦有了蒸汽、内燃和电力机车,运输将变得特别快捷。但是利用人力和畜力,是不适合建长途铁路的。下坡还好,一旦遇到了上坡,把马累死,铁路上的车也难跑动。所以铁路建造,坡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便如大秦铁路,因为从山西到秦皇岛是下坡,可以重载运煤。而返回的时候,空车就方便多了。
    想利用马拉车建造大规模的铁路系统是不可能的。短途还好,选好地点,只要是下坡或者地形平整就可以。如果是远途,一旦有上坡,马根本拉不动。这个时候,传统的马车就比铁路好用多了。
    离开了链条场,众人没有停留,当天傍晚就到了三乡镇。
    到了客栈,放好行礼,众人聚在大柳树下休息。
    公乘博文道:“进山这几天,好似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工场里的人,做事、说话都跟我们不一样,我觉得双方的思想格格不入。虽然知道他们有自己的道理,我还是觉得十分压抑。”
    郑刚中道:“不是压抑,而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人自然不会舒服。如果在里面住的时间长了,或许就会慢慢习惯起来。不过工场里的环境单一,总是不舒服。”
    李汇道:“我问过工场里的人,他们薪俸最低的,一个月也有三贯钱。中午的饭免费,早饭和晚饭也可以在食堂里吃,比外面便宜得多。说实话,在这里做事,还真能攒下钱来。”
    公乘博文道:“不止呢。这里的工人,一个月休四天,比正常的旬休还多一天。可以分开休,也可以自己调到一起休。就是最远的链条场,四天一起休,也有足够的时间到三乡镇来。”
    徐琛道:“在工场里做工的人,我问了从襄阳过来的,一个月一般可以赚五贯左右,起吏人还高得多了。若家里人口不多,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一个月五贯,着实是不少了。最底层的官员,一个月料钱不过一两贯。若没有具体职事,拿不到职钱,就远不如在工场里做工的人了。
    一般来说,正常年景,一个人吃饭、喝水活下去,在开封府一天需要二十文钱。一个家庭,一天一百文,其本就没有余钱了。一个月三贯钱,可以养活一家。一个月五贯,就能剩下钱了。
    这里是山区,工场里的东西便宜,生活负担比开封府更小,一天只要十几文就够了。不乱花钱,一个月五百文就足够个人生活。剩下的钱,可以拿到家里。
    城镇里的零工,一般一天百文。如果不是在开封府这样的大城市,则有六七十文的。不过零工不是天天有活,一个月收入到了不了两贯。王宵猎定工人收入的时候,比外面的零工翻一番不止,算是高收入了。
    一众官员讨论着工人的待遇,觉得还不错。不但能养活自己,甚至能养活一家人。在这个年代,收入养活一家人的工作着实不多。甚至省吃俭用一些,还能攒下钱来。
    郑刚中道:“依我看,昌河谷里这么多工场,要不了几年,三乡镇必然繁荣起来。工人的家眷要搬来这里,赚了钱要花,肯定会比许多县城要强。”
    李汇道:“只是这里着实偏僻了些。在大山里,官府又把工场附近的百姓搬走了,比不得山外。”
    郑刚中道:“偏僻么?许多采矿、挖药的,比这里更加偏僻。只要赚钱,还不是许多人做!”
    李汇点了点头:“说的是。只要有钱,总是有人干。”
    郑刚中叹了口气:“宣抚治下的这些工场,看起来有些怪异,但时间长了,必然会改变整个社会。我们现在看着处处觉得格格不入,过些年,说不定这样才是正常的。”
    第729章 农机具
    沿着洛水一路东去,凡是有河流汇入的地方,必然有一座以上的工场。有车辆场、木工工具场、食品机械场、纺织机械场、通用工具场,甚至还有一座专门制造各种衡具,比如称、升、斗等的专门工场。这里制的衡具,有官府认证的标记,各地可以拿来当作标准量具。
    让各位官员震惊的,是最后一座农机具场。
    与其他工场不同,农机具场建在洛水的南岸,灵山脚下。周围的农户全部被迁走,工场沿洛水分布近十里。在山口的地方,建了一个水库,引出多条水渠。
    众人进了工场,参观了车间,才突然明白前几天看的零件工场的产品用到了哪里。这里的农机具,便就大量使用前边工场的产品,几乎每一样都用上了。
    从车里出来,众人到了产品展示的房间。这些东西所做的事情,大家都不陌生,纷纷围了上去。
    首先是犁。在之前,官员普遍认为犁就是一种东西,用牛拉着耕地。今天了这里,才知道犁还有这么多种类。最主要的,是犁壁不同。翻耕不同的土壤,用的犁壁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工场收集了中原和南方的各种犁,最后制出了几种型号,分别适用于水田、旱地、沙地,甚至还有专门用来开荒的。
    除了犁壁不同,结构上也有不同。
    一种是单犁,一头牛或者是两头牛拉,最常见的。这里还有双犁,用两头牛或者三头牛拉。
    双犁不是两个单犁加起来,而是要配合。因为前犁破土,后边的犁就可以借力,省了许多力。如果有必要,甚至还可以做成三犁。犁子越多,用起来就相对越省力。
    一般来说,后世常用的犁有两种。一种称为中国型,就是中国传统的犁,耕起来后犁体窜垡。换句话说,耕起来的土落在耕出来的沟里,并不会形成垄沟。还有一种是欧洲犁,耕起来的土被犁体滚垡。土翻到一边,会形成垄沟。
    如果是单犁,应该用中国犁。如果是多犁,则用欧洲型会好一点。后世耕地大多用拖拉机,使用多犁,大多就是欧洲犁了。这座工场里,单犁就是中国犁,双犁则是欧洲犁。
    众人围着摆在外面的犁,看着这些细微的不同,不由啧啧称奇。犁见得多了,没想到还有这些差别。
    犁的一边,就是耙。这种工具比较简单,分为水田和旱地。不过这里比常见的耙多了一种,是一个铁滚笼,牛拉着前行的时候铁笼会滚动起来。遇到砂质的土地,这种耙好用得多。
    耙的后边,就是耧车。与常见的耧车不同,这里的耧车是有轮子的。而且不只是能够条播,还能粒播。一般种麦子的时候,不用耧车,可以先耕一道沟,而后在沟里撒麦子,称之为条播。传统耧车,就是为这种作业设计的。而种黄豆的时候,需要一粒一粒播种,传统耧车就不合适了。
    这里的耧车,前面的轮子会转起来,通过链条带动装种子的箱子里的一根轴,通过轴的转动把种子播下去。由于是一次一粒或者几粒,每一次播都隔一断距离,所以称为粒播。
    几个进士在那里转着前轮,看着面由链条带着动,觉得分外新奇。这种结构,还是第一次见呢。现在知道,前面的链条工场产的链条,原来是用在这里。
    在农机具上面装轮子,由这个轮子来带动后面的机器运动,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有了这个发明,农机具的种类一下子丰富起来。而前面的轮子,就称为驱动轮。
    这里的许多农具,都是因为有了驱动轮才能工作的。
    种了之后是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是除草。这里除草的工具,与前面耕地的农具有些类似,是许多种铲子。不同的铲子适用于不同的种植方式,由牛拉着前进,称为中耕除草。
    后面则是各种各样收获机具。
    首先看见的,就是马拉的收割机。这种收割机装了往复式刀片,马拉着前进的时候,刀片来回运动时,把作物切断,同时堆积到一边。它的动力,就是驱动轮。
    在蒸汽机和内燃机被发明之前,发达地区就开始使用马拉收割机了。动力成熟,人们发明了联合收割机,收割部分依然是这种形式。只是相对于有拖拉机提供动力来说,马拉收割机效果不好。不过这个时候地多人少,有了这种机器之后,作物收获时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了。
    前面的农机具,大家一看,就知道工作原理是什么。这台马拉收割机不同,太过复杂,众人看了,如同看到神物一般。几个人围上去,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工作的。
    李汇道:“这种机器,一天可以割多少亩麦子?”
    讲解的韩云道:“一般来说,一天可以收二三十亩地。马壮不壮,地好不好收,会有不同。”
    “我的天,一天二十亩!”李汇听了,不由得叫了出来。转头对别人道:“再能干的人,一天也不过割二亩。一般的人,一天割一亩地的麦子不得了。这一台机器,顶得二十多个人!”
    众人围着机器,议论纷纷。割麦子的时间多么宝贵?如果割得快,不耽误种下一季庄稼,就一年两季了。
    郑刚中问韩云道:“这机器如此好用,卖得好吗?”
    韩云道:“现在只是在营田司下的村庄卖,卖得很好,都要提前来定呢。其他地方,要几家合起来买,不然一家用就太可惜。而且价钱贵,一般农户买不起。”
    郑刚中道:“贵?有多贵?”
    韩云道:“现在一台机器要八十贯,对农户来说太贵了。若是一家出十贯,凑足八户为社,还差不多。”
    郑刚中点了点头。能拿出八十贯的农户有几家?但若出十贯,就容易得多了。
    看完马拉收割机,再看后面的机器,众人有些兴趣索然。
    后面的机器,是收获后处理的。比如打谷机,是一个人踩带动机器,另一个人喂,进行脱粒。如果是稻谷,麦子是脱粒,稻谷是收谷子。比如扬谷机,是脱粒之后,把杂物除掉。比如砻谷机和碾米机,不用再舂米了。
    除此之外,还有牧草打捆机等,是用来收集牧草的。
    看过了这些机器,众人只觉得眼界大开,才知道种地有这么多学问。如果民间广泛使用了这些机器,一个人就不只种三十亩了吧?那个时候,天下会是什么子呢?
    郑刚中起了一会,只觉得不敢想。如果这里的东西推行下去,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第730章 薪俸之外
    离开了农机具场,众人才开始注意周围农村。这才发现,整个洛河谷地,已经全部变成了营田司治下的农村。不愿意参加的。被搬离到了其他地区。
    王宵猎的规划中,洛水谷地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集中的地方,还有军校也在这里。改成营田司治下,安全和保密就容易得多了。在唐朝时期,这里有两京驿路经过,非常繁华,设有多个县。不过到了现在,百姓已经不多,搬迁花不了多少钱。营田司新建立的村坊有,花钱反而多一些。
    临近洛阳城,就见到洛水旁边许多人家种了芋头。这个季节,很多人在田里除草。注意到了,众人才发现,现在百姓除草不再用锄头,而是用牛拉着中耕铲,方便了许多。
    实在忍不住,众人下了马,到田地旁边观看。
    看了一会,郑刚中道:“若农机具大兴,以后种田就再不是从前了。一户人家,种五六十亩,甚至百亩,都不是什么难事。那个时候,粮价必然更便宜,盛世又有何难?”
    其他人听了,一起点头。
    刚到洛河谷地的时候,众人并不觉得有什么。觉得跟前些日子一样,只是看一看而已。甚至刚开始参观工场,还觉得不习惯,有些瞧不上他们。等到把整个工业链条参观完,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每个人都明白,如果这里的工场全力生产,产品卖出去,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
    天近傍晚,众人回到住处。不多时河南府就来人,说三日后大家准备进入在安众坊设立的学校学习。特别通知大家那天要穿官服,仪容整洁,举止得体。
    送走了来人,李汇对郑刚中道:“郑兄,你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宣抚会不会来?”
    郑刚中道:“应该会来吧。几十个官员入学,放哪里都不是小事了。”
    李汇道:“我想着也应该来的。从来洛阳,也有两个月了,我们都没有见过宣抚几面。按说,京西路各地缺官缺的厉害,宣抚不会不重视我们。”
    郑刚中道:“这种事情哪个说得准?反正只有三天,等等就是了。”
    中了进士之后,要想当官,唐朝还有选试。宋朝只要是正榜的进士,可以当官了,也还有几个月的培训。王宵猎这里,直接要开学校,是以前没有过的。好在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月。
    河南府衙,陈求道端着茶杯,看着窗外的风景。过了一会,回头对王宵猎道:“宣抚,三天之后,就是来的官员进学校的日子。这些人在京西路转了一两个月,你说他们会怎么想?”
    王宵猎道:“不要去猜他们怎么想,而是要想好我们要怎么做才对。五六十个人,想什么的都有了。有的可能看出来了希望,有的则是不屑,觉得我们的办法不行。都没有关系。只要教得好,他们好好做事就行。”
    陈求道道:“若是觉得我们做得不行,何必再让他们进学校呢?直接让他们回去就好。”
    王宵猎听了笑道:“参谋,你这样想可是不行。做事情,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做好也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很正常。我们选官,是选能把事情做好的,而不是只跟我们想法一样的。我们的想法现在用得好,碰到新事情,那可就未必了。那些觉得我们不行的,现在可能是错的,将来有一天可能是对的。”
    陈求道听了,不由皱起眉头。道:“若是这样,又怎么知道这个人行,那个人不行呢?志同道合,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若是想法不一样,政事不就乱套了!”
    王宵猎道:“做得好不好,自然是有标准的。我们按照标准去选人,而不是按照每个人的想法去选人。所谓志同道合,你的道是正确的,自然事半功倍。若道是错的,就事倍功半了。官员不只是赚薪资吃饭,但是把事情做好,只是赚薪资吃饭也没有问题。因为除了薪俸之外,官员的意义,与神有些类似。只是想着赚薪资吃饭的人,与我们对官员除薪俸之外的奖赏没有关系,还能说什么?”
    “除薪俸之外的奖赏,那是什么?”陈求道听了,一头雾水。
    王宵猎道:“圣人以神道设教,除薪俸之外,自然就是神道设教的内容了。”
    陈求道点了点头,明白了王宵猎的意思,只是不明白具体讲什么。
    《易》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后人一看到神道二字,很多人就想到了封建迷信,想到了鬼神,想到了欺骗。不管赞成还是反对,立即生发出许多文字。
    神道就是神道,《易》并不是讲鬼神的书,想到鬼神是后人想的。
    作为官员,要治理百姓,本身就有一部分神的内容。如果把神这一部分去除了,只把当官视作谋求高官厚禄的工具,官员就庸俗化了。庸俗化好不好,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神道设教,自然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另外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官员的薪俸、升黜一起,才能相对完整地对官员进行管理。在后世,同样有荣誉称号、各种模范,换一个名字,很多人就不认识了。
    让所有的官员都符合道德标准,严于律己,怎么可能呢?既然不可能,也就不要去管了。认为当官只是挣一份俸禄,给家庭以幸神的生活,当然可以。只是神道设教这一条路与你无关,没有怨言就好。
    同样在官府做事,同样拿薪俸,为什么分官和吏?因为官,有做事之外的要求,要神道设教。而吏,则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没有这方面的责任。一旦没有了神道设教,官就成了吏,吏也就成了官。
    见陈求道迷惑,王宵猎道:“自古以来,那些做的好官,后人会为其立庙,甚至永世记念。本朝立国,访前朝先贤子孙,给其先祖以香火。这些都是神道设教,有多种多样的办法。只是三代以来数千年,能让后人心甘情愿立庙祭奠的,又有几人?可见大部分官,只是做事拿薪俸而已。”
    说到这里,王宵猎突想起自己前世。好像那个时代不管什么人,只要有点名气,不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都有人建纪念馆。甚至还有些人,对于名声不好的人,热衷于翻案。这又算什么呢?其实挺有意思。
    听了王宵猎的解释,陈求道大致明白。只是在以前,王宵猎说的神道设教,并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对官员的约束也不大。不知道王宵猎要用什么办法,对官员进行管理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同类推荐: (ABO)Beta她无所适从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睡错男主后我彻底开摆(NPH)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海贼王】恋爱哪有一帆风顺(剧情NP)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重返十六岁【校园NP】她是耽美文男主的白月光(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