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大火已平息, 可真正的麻烦才开始。
二皇子的预感一点也没有错,又累又困的他正准备暂时转移到另一处宅子, 就被一纸诏令传到了宫中,然后是惠明帝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
这一天,雪花般的弹劾奏章飞上了朝堂,无一例外,全都是弹劾二皇子的。明明二皇子府遭了火灾, 二皇子妃还因此惨死, 这实在是一件值得让人同情的事。但那火灾起的诡异, 灭的也很诡异, 而且只局限在二皇子府范围内,用尽办法都无法扑灭, 这些消息传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很多人都说是二皇子不修德行、做了恶事,于是受到天罚, 降下神火。也有人说是二皇子妃害人不浅,复仇的恶鬼从地狱爬回人间,也将地狱的烈火带了上来。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二皇子都有责任。
无数种猜测之中,所有人都认可,那火焰绝非凡火,是鬼火、妖火、神火。而被火海覆灭的二皇子府,无疑受到了鬼神的惩罚。二皇子本人,又岂能置身事外?
无论是保皇党,还是其他两位皇子的党派,亦或者不参与夺嫡纷争的中立大臣,乃至于闻听消息的民间百姓,此时此刻,都异口同声定下了二皇子的“罪过”。
即便是往日里站在二皇子那一边的大臣,也受到强烈的动摇,陷入怀疑人生的沉默,只有极少数还在替他说话,却毫无用处。
“二皇子这是恶行累累,受到了天罚,不予以处置,莫非是要忤逆天意?”
这样的大好时机,另外两位皇子的支持者毫不犹豫发动猛烈攻势,就要将二皇子一举打下去,类似这样的质问一出,便是替他说话的人,也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他们只能这样辩解:“昨夜那般大的火海,只烧死了二皇子妃一人,说明受天谴者乃二皇子妃。二皇子有惊无险,岂知不是苍天有意为之,令他知前错而改过,从此严修内帷,弥补原先的失察之罪?”
不得不说,这样的辩解也算巧妙。将锅都甩给了二皇子妃,二皇子只是失察而已,这也符合他在火灾中有惊无险的结果。
换作是真心疼爱二皇子的皇帝,必然会顺势轻拿轻放,将一切推给二皇子妃,对二皇子小惩大诫一番,也就是了。
但惠明帝对二皇子可没有半分疼爱之心。恰恰相反,他厌恶极了在百官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妥协过继而来的三位皇子,时常以皇位继承权做诱饵,露出些口风,看三位皇子为此明争暗斗,才能发泄心中郁气。
这数年来,他都是如此做的。
靠平衡朝堂百官之间的势力,时不时放任党派斗争,让三位皇子和朝堂百官为利益而厮杀,然后自己在最后插一手达成新的平衡……在这不断摧毁又不断建立的平衡中,皇帝掌控一切的权力**得以被满足。
就好像随意洒下一把豆子引得群雀争相抢夺的养鸟人,他高高俯视着所有的人。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党派为了扳倒对方所制造的冤假错案,皇子们为了壮大自身而吸纳的良莠不齐的官员的所作所为,混迹在其中的贪官污吏肆无忌惮压榨的民脂民膏,受到殃及的小人物……连朝堂百官和三位皇子都只是惠明帝眼中抢食的雀鸟而已,其他那些,怎会被他看在眼中?
就像是这一回,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彻查二皇子妃的所作所为,并非替受其戕害的死者讨回公道,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而是——
“哈哈哈哈。”赶走身边的内侍后,惠明帝在空无一人的内殿中大笑出声,“百官逼朕过继皇子,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一介罪人,一介受到天谴的罪人!”
他的声音中不乏快意。
反正受到天谴的又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真有人要论罪,那也是叛王的锅!
不过仔细想想,现在二皇子在名义上是他的儿子,难保某些读书读坏了脑袋的老不死要上奏把他这个皇帝也拉下水。
毕竟一直以来各朝各代都有这样的传统。出了什么不吉利的事,或者特大的灾害,都是皇帝失德,是天子无道!
“不行!”想到这里,惠明帝心中一紧,“——朕可不能任由他们无端污蔑!”
一个和他无关的儿子,出了事还要给他泼上脏水,这委屈皇帝可不能接受。
在这样的紧迫心态驱使下,惠明帝收到百官弹劾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二皇子重新扔回他亲生父亲的名下,这是明晃晃告诉所有人:此子与朕无关。
好像这样还嫌不够,他又下了一道圣旨,旨意大概便是说:二皇子无德无行,卑劣难驯。本是叛王之种,叛王悖逆君父,不忠不孝,二皇子体内流着叛王之血,也是不忠不孝之人,表面恭敬孝顺,实则觊觎皇位。皇帝当年宽宏大量赦免叛王死罪,还将二皇子过继到名下,本是企图教化他向善,如今上天降下天罚,可见二皇子不堪教化,实在不配继续当皇帝的儿子,只配重新回到他亲爹身边。同时还顺便把叛王一家都贬为庶民,发配千里之外。
这道圣旨无疑是晴天霹雳。
还站在朝堂上企图为自己分辨一二的二皇子当场就惊呆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坐在御阶上的皇帝:“不,这不是真的……”
但无论他如何不接受现实,皇帝金口玉言,无从更改。便是百官也不曾反对。
看着失魂落魄的二皇子,惠明帝心情平静,脸上露出遗憾痛惜的表情,心中却是讥讽:若再不将这祸害从名下除掉,只怕那几个老古板下一个要弹劾的就是他这个皇帝了,再下一步,莫非要他罪己不成?
这次的天火虽然来的诡异,但对皇帝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打乱了三位皇子的平衡,但废掉了二皇子也不错。
一直以来,这个过继到他名下的儿子,除了风流之外并无其他劣迹,但对惠明帝来说,就是碍眼。其他两个也是一样碍眼。
年过不惑的惠明帝并未放弃亲生子继承皇位的想法,这些年一直在后宫勤奋耕耘。尽管如今那个亲生儿子还是没影的事,但无论怎么想,放在他名下的这三个皇子还是太碍眼了,倘若哪天后宫嫔妃诞下皇子,他绝对会第一时间废了这三人。
——当年过继之时选择叛王之子,而不是其他身家更清白的宗室子弟,众多大臣只以为是皇帝和他们置气,但其实惠明帝有更深一层的考量,刻意选择身份不清白的皇子过继,就是为了将来可能诞下的亲生儿子,一旦将来他想立亲生儿子为太子,身世本就不清白的叛王之子废除起来无疑容易得多。
但皇帝并未注意到,二皇子失魂落魄离开后,本该欣喜万分的大皇子和三皇子,脸上却笼罩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刚才皇帝废黩二皇子的圣旨太狠了!
原本铲除掉了一个竞争者的两人在极短的惊喜过后,便涌上了兔死狐悲的情绪。
因为他们也是叛王之子,那些针对二皇子的毒辣话语,同样能作用在他们身上!
似乎就是在这一刻,两人总算察觉到了皇帝一直以来隐藏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的真实态度,也察觉到了自身摇摇欲坠的地位。
一直以来,皇帝表现出来的态度好像是放任皇子之间争斗,从中择优为继承人,但现在他们发现,皇帝可能从来就不想在他们之中选出继承人,他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将他们当做“流淌着叛王不忠不孝之血,却不知天高地厚觊觎皇位”的小丑?
心事重重的两位皇子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就在这时,他们得知了一个消息。
——皇帝很可能早就有了亲生的儿子!
“怎么可能?确定这是真的吗?”两位皇子不约而同地质问着传来消息的下属。
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们愈发咬牙切齿:“——是谁?那个人是谁?!”
“是原魏国公府世子徐明瑾!”
传回消息的下属原本就是被派去魏国公府的,因为这段时间魏国公府动作太大,朝堂百官都在话本子里走了一圈,两位皇子手下的党羽当然也不例外,一个个怨念深重,他们自然也得替属下做些事情。
考虑到魏国公深受皇帝信任,像那些被爆了黑料的官员一样针对魏国公府必然遭到皇帝斥责,他们便不约而同派出人手接近魏国公府中人,尤其是那位魏国公世子,无论是查出把柄好拿捏,还是私下拉拢对方成为自己的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谁知道,竟然能发现这样的惊天秘密?!
“徐明瑾?好一个徐明瑾!”
若是之前,他们还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但现在,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全部联系在一起,两人顿时全明白了。
难怪,皇帝如此信重魏国公府,难怪,那个莫名其妙的魏国公世子突然这样疯狂针对满朝文武,而皇帝还如此纵容……
以皇帝和魏国公的关系,在魏国公府养了个私生子半点不出奇。以徐明瑾的年龄而论,若是在当初的太子府中,恐怕根本不会有出生的机会,毕竟当年的太子还要靠俞家的支持,表面上对太子妃一往情深,不纳二色,背地里露水情缘生下的私生子交给徐潜帮忙养着,实在是合情合理。
至于下狱?私生子先放弃原身份再改头换面的障眼法而已,说不定就是为了在这段朝堂动荡的时间保护他呢。
两人顺着这个思路推断:以前皇帝并没有认回私生子的想法,可能是想着宫中嫔妃还能再生儿子,私生子的出身终究是污点。但随着皇帝年纪越来越大,生下的几个儿子接连夭折,现在终于放弃,想把私生子接回宫继承大统。
于是才有了这样的一出闹剧。
三位皇子过继已经有数年之久,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要让亲生儿子上位,他们无疑都是阻碍。
被接回来的徐明珏,说是一直养在乡下,谁知道是真是假?一回来就疯狂针对百官,多半就是皇帝授意,为了替亲生儿子提前解决麻烦,让他接手干净的朝堂。
而百官之外,就该轮到他们了。
现在,二皇子已经出局,他们两个呢?
两位皇子的推断似乎非常正确,二皇子才出事,新一期的上京秘报又卖疯了。
而这一期的主角,就是二皇子。
当然,作者写的是子虚乌有的朝代的某位皇子,虽然所有事迹都与二皇子一般无二。故事更是不像以往那样写实,反而涉及灵异元素,譬如被害死的冤魂来复仇。
最离谱的是,这个故事还和假世子的故事互动了,大反派真世子出现在了这个故事中,成为了御使百鬼,澄清一切之人。
看着故事里凄惨落幕的二皇子,两位皇子不约而同感到一阵冰凉的寒意,他们仿佛看到眼前文卷上漆黑的文字扭曲起来,化作一句话: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第66章 无冕之王32
二皇子的倒下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党羽或投靠新主,或贬职外放,或是被人起底出一堆罪状, 三两下就进了昭狱。
此时此刻,痛打落水狗是众人一致的选择。于是朝堂迎来了一波小范围的洗牌。
骤然获知绝密消息的大皇子和三皇子,用最快的速度瓜分了二皇子的势力,危机感极强的他们就算有心也无力找“帮助皇帝养私生子”的魏国公府的麻烦, 只想在最快的时间里壮大自身,才能获得安全感。
二皇子殷鉴不远, 两人意识到皇帝从来没有考虑过将皇位传给他们, 正常登基的未来已不再考虑, 反而不知何时就会被皇帝铲除,让他的私生子得意上位。如此一来,他们顾不得考虑太过长远的发展, 所作所为都朝着急功近利的方向狂奔。大肆敛财、收揽朝臣、暗中收买军中将领, 不择手段在宫中宿卫中发展人手……
财色名利, 活在这世上的俗人,所好的无非就是这四样。贪财者就用重金去砸, 好色者直接请出最好的花魁, 好名好权者许以从龙之功的诱惑,这些都不上钩的,直接拿捏住对方的弱点,私藏的外室、宝贝的独生子、见不得光的罪证——这一点, 还要感谢上京秘闻的曝光,让他们顺藤摸瓜时一抓弱点一个准。总之,两位皇子威逼利诱齐上阵,在最短的时间里, 将自身积累多年的底蕴一并耗空,疯狂壮大着他们的势力。
这本是愚蠢的做法,即便将来他们顺利当上皇帝,也会有诸多隐患,尤其是他们许出去的那许多利益,迟早成为他们的掣肘。其愚蠢之处不亚于某些疯狂割让利益于世家,受其帮助登基后皇权旁落的昏君。
但没办法,不这么做,别说登上皇位,就连安享富足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未来可能的隐患——首先,他们得有未来才对。而现在,没到手的一切许出去也不心疼。
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确实起到了效果,至少确实让他们拥有的支持者骤然暴增。
对许多人来说,现今的皇帝在位,他们拥有的权势利益可能是一,但帮助皇子上位,获得的或许就是一百了。皇子许下的前景太诱人,即便以前的皇帝忠臣都动摇了——没办法,皇子给的太多了啊。
惠明帝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他还以为朝堂依旧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无论皇子还是大臣,都在他那一手玩弄平衡的帝王之术之下任由他摆布。
而两位皇子似乎是看到二皇子的遭遇,都变得安分了许多,最近更是日日前往宫中问安,他们身后的党羽也不再那么跳了,朝堂上难得平静,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干实事,而不是成天打嘴仗、玩党争,扯头花。
这一切看在惠明帝眼中,颇觉满意。
虽说是他故意放任三位皇子斗争,但看着那些朝臣早早站队,替三位皇子谋划储君之位,依旧会让他本能地感到不爽。
——朕还没死呢,这些大臣就帮着几个小兔崽子惦记起朕屁股底下的位置了吗?
现在皇子和百官都变得安分守己,就让他舒服多了:他愿意给的,他们才能拿!
在这样安逸的生活中,《上京秘闻》销售如火如荼,二皇子作为新的灵异故事的主角,出现在说书先生们的口中,成为了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皇帝看着上京秘闻就开怀,饭都不知觉多吃了半碗。反正沦为笑柄的是与他无关的庶人。不得不说作者的水平着实高,故事娓娓道来,幽默又辛辣,让人无法自拔。虽说只是话本故事,但作者文笔之精妙,立意之高绝,给人以鸿篇巨制的味道。
这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三流话本写手。
惠明帝本人没有那么高的文笔,但欣赏水平还是有的,他忍不住赞叹:“……看来民间亦有奇人啊!那些个文人士子,自诩才高,一向看不上写话本。他们腹中的墨水,却不见得比这人多。这样的人才若参加今科会试,定然也能榜上有名。”
皇帝的话,无疑是钦定。一旦传出去,无论对方水平如何,科举是必中的了。
换作任何一个人,被皇帝如此赏识,都不吝于天降馅饼,可惜这个人是楚济舟。
听到这感叹的内侍脸色顿时变得微妙,心中暗暗庆幸皇帝不曾问过对方的身份,否则也太尴尬了,到时候倒霉的是他们。
这念头刚刚闪过,下一秒,惠明帝就随口问出了声:“这作者姓甚名谁,可有功名在身,竟然会被魏国公世子招至麾下写话本,倒也是个不拘小节的奇人。”
魏国公世子在皇帝面前正当红,有关他的大事小事,宫里的内侍们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就是为了方便皇帝随时问起。
但现在,他们巴不得自己没打听那么详细,否则也不用回答这个要命的问题了。
“回禀陛下,此人名为楚济舟,是一介白身……”内侍觑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开口,“永亨十年,因卷入科举舞弊大案,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气氛顿时陷入一片死寂的沉默。
皇帝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难看起来,终于隐约品出这名字有几分熟悉,熟悉在哪里却不记得了,但他的话风已经转变:“原来是科举舞弊案的案犯,这样的人,无德无品,便是才华再高,也只配去写话本。”
说话的同时,一个早已被他抛之脑后的苍老人影在皇帝的心中浮现出来。
魔王的降临[快穿] 第64节
同类推荐:
穿越即掉马(bg)、
仗剑(gl武侠np)、
重生后为了赎罪二嫁,丞相前夫却疯了(1v2)、
春江知晚意(古言NPH)、
穿成耽美文里的炮灰路人甲、
糙汉和娇娘(1V1 H)、
顶级暴徒、
潜规则 1V2(高H强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