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里也没有能上山的,就给你拿回去吧,华子也有阵子没吃上肉了。”
王老太太家里三个儿子都是种地的,打猎确实没那个本事,下一辈也没个能上山的,平时开点荤腥也只能是河里捞点鱼,解解馋。
萧冬书听了也不便拒绝了,不能太着急,得慢慢来。
他接过一只兔子,把那条菜蛇递给苏晓,随即就招呼过拐进王家。
“小妹,这蛇你想怎么吃?还烤了?”
苏沐有些不解,这蛇哪有兔子肉好,少不说,蛇肉还有一股子土腥味,怎么吃都没有兔子肉好吃。
“不烤,明天早上我熬粥。”
苏晓头也不回的进了院子,今天晚上还得把兔子和蛇处理好了,省得明天没工夫。
苏晓想做蛇羹,也知道家里没有酒这类能去腥的,只能在爆锅的时候多加点姜片蒜末这类,蛇肉不多,要是做纯肉的多说也就盛一碗,苏晓只能把蛇羹熬好了之后怼在红薯粥里,吃着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苏沐一边吃一边点头:“这蛇肉这么做是好吃,就是少了点,小妹,哪天咱们专门去抓点蛇吧!”
“不行,抓多了来年就没得吃了,留点。”
苏晓仰头把碗里的粥喝了,抹把嘴又盛了一碗。
石沟村是在中原便南的一群大山里,说起这的气候,苏晓又觉得与自己那个时代存在的中国不同,这里中原地带也较湿润,要不然这林子里也不能有那么多活物。
这里每年的作物最多也只能实现两年三熟,播种的时间和自己熟悉的也不太相同,现在才六月,但是第一批种子却才种完。
种子播种完了,一大批以前做这些的劳动力就省下来了,接下来地里也没什么大活了,就隔几天过来拔拔草就行了。
这天周一,队长在晾谷场开会,唱完歌后就开始正式说事了:“咱们村今年赶工快,提前了半个月就把地种完了,以后咱们就按照小组给地里锄草里,都把自己负责的那块地看好了!”
一听队长说不用每天去上工了,大家伙在下边就小声议论起来。
“这下好了,能有功夫把俺家那炕重新搭搭了,这几天也不知道咋地了,一烧火就冒烟!哪天烧炕都呛死我,还可废柴火了!”
“可不是,这回俺家人也能多上山拾掇点柴火了,哪天都现用现找。”
……
大家都高兴着,终于有时间能多照应照应自己的小家了。
“安静!安静!”
张大佑脸色有些黑,这些个没眼色的玩意,就知道自己家那点破事!
“知青来了也有段时间了,可咱们村的知青所到现在也没修好,也不能一直住在老乡家里,就趁着最近这段时间不忙,大家伙一起把这知青所给整好了!”
底下的人不再嘟囔了,知青所确实是紧要的事,耽误不了了,再过段时间又开始忙活了,就更没时间了。
隔壁村的知青所也是刚建的,可干活儿的时候有些人有小心思的,居然在建知青所这偷工减料,知青们住进去不到一个月,就被大雨打的透了塌了。
也是运气好,知青所塌了那天知青看天晴了,正都出去洗衣服了,没在里面,要不然,非整出人命来不可!
他们可不能干这种缺德事儿,能干好就干好,指不定知青啥时候走了,房子还能分给村子里的人。
这回张大佑是打算新建一个,让大伙儿也借此和知青们更熟悉一些,孩子们识字也更好说一些。
这次得好好选个地方,可村里有能建这么大知青所的地方也只有王三奶奶家对面那块空地和村头的晾谷场了,晾谷场不能动,只能是在王三老太太那了。
主意拍定了,张大佑又找来村子里会些手上工夫的汉子,几个人在空地上商量着怎么搭。
苏大根走进堂屋,拿起茶缸喝了一口水,饭都做好了,就等着苏父回来,一家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队长是定了,知青所就建在咱家前头那块空地上,明个估计就得动工了,他娘,队长让你明个早起来就直接过去大食堂那做饭去,带着晓晓一块去。”
大食堂空着,可是地儿大,村里人若是要办事儿,交一些东西给村里,也能在那做大锅饭,请村里帮忙的人吃饭。
苏大根扯了一口荠菜叶,搁嘴里嚼着。
“诶,行,明早上我们娘俩过去。”
苏家三个男人自然是要去搭房子的,干的都是力气活。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晓早早起来梳洗一下就跟着苏母去了大食堂,到的时候村会有了不少人了,吃饭的人多,做饭的人哪能少了,大伯娘,柳叶和柳婶,王家三婶,李小兰娘儿俩,文家婶子,张翠翠和她娘,意外的是张红和许倩两个知青也在。
一看到苏晓过来,柳叶和张红立刻就过来了,和苏母打了招呼,就亲亲热热的挽着苏晓的胳膊,一边一个。
这么久了,虽然苏晓还是不适应和别人太亲密,但是这段时间柳叶和张红可以说
分卷阅读33
同类推荐:
抱养的幼女、
丝袜淫娃女教师 1-26、
七零霸道村长爱上我、
我在无限游戏搞基建[无限]、
(还珠)如果、
坐享八夫、
耽美 真命小和尚、
飘飘欲仙、